3.26上午9点,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能源交易中心(INE)正式挂牌上市。
原油,被称作大宗商品之王,航运、航天、军工等对此高度依赖;期货市场,作为高度有效、透明的市场,更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一大重要举措。 这两者的结合,会擦出怎样的火花?
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能源、金融市场,又意味着什么?
首先,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原油期货交易市场? 最直接的背景是,中国对原油的需求量实在太大了。截止目前为止,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、第八大原油生产国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,形成了价值逾6.5万亿元的巨大产业链和消费体系。以石油(加工后的原油)为例,2017年,中国的石油表观消费量达6.1亿吨,进口量4.2亿吨,对外依存度高达70%。 然而,与需求量很不相称的是,目前为止亚洲仍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计价基准。 具体来看,美洲地区的原油贸易基准价,主要参照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的WTI原油期货价格;运往欧洲等地的原油,参照的则是ICE集团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。而亚太地区的原油贸易,主要参照报价机构的迪拜/阿美原油现货评估价。
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?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个词,叫亚洲溢价。所谓亚洲溢价,就是指亚洲地区的许多原油进口国在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时,常常都要比欧美国家支付更高的价格。说白了,就是我的原油,他的定价。 用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的话来说:中国的船只要到那儿,价格就上去,中国的船一旦离开,价格就下来,比如北美买,可能价格会比我们便宜1到3美元。 在我看来,这背后折射的,其实是原油定价体系中,消费需求和定价权割裂的问题。从根本上来说,要改变这种‘价格歧视’的行为我们就需要建立一个基于国内的基准,反映国内市场的供求状况。 事实上,除了这类价格歧视,国际原油价格还很容易受到投机、地缘、利率等因素的影响,尤其是某些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,大量的投机资本便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上进行操作,加剧了国际原油价格的动荡。
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的建立,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投资者的这一需求。 (上市首日收涨3%) 开放 在我看来,它的建立更代表了中国高规格的金融开放。 一方面,期货市场本身就是一个高度透明化、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市场。每天形成一个期货交易价格,使得企业和投资者能有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依据,减少了信息不透明带来的交易风险。
另一方面,与其他期货品种相比,原油期货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——国际平台。它引入了境外交易者,并且不对其征收企业所得税。正如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所说:如果没有国际投资的参与,我们国内定出来的油价,跟国际油价就有可能脱节,那也就实现不了很好的风险管理的这种功能。无疑,这也是形成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。
其实,回顾历史,中国酝酿建立原油期货交易市场早有时日。 早在1993年6月,中国就曾建立过南京石油交易所,随后,原上海石油交易所、原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、原北京石油交易所、原北京商品交易所等相继推出石油期货合约。但很快,由于早期发展不规范,加上国家对石油流通体制进行了改革,石油期货暂时被宣告终结。
而即便是从2001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始研究论证开展石油期货交易算起,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已历时17年。 这期间,中国于2004年建立了燃料油期货交易中心;2013年10月9日,上海期货交易所沥青期货正式挂牌。 如今看来,这些都为原油期货上市的打下了重要基础。 国际 当然,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,中国此举,对于丰富和完善国际原油交易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品种,更具有重要意义。 从细节入手来看。 这次,相关新闻出来之后,大家最关注的一点,就是——人民币计价。根据设计方案,原油期货将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,但可以接受美元等外汇资金作为保证金。 对此,不少人兴致很大,认为这是为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。这当然没错,不过如果站在国际视野来看,尽管大部分地区的期货交易都以美元计价,但其他地方也渐渐形成了以本地货币计价的交易体系,比如伊朗就以伊朗里亚尔计价,俄罗斯以卢布计价。这次,中国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平台,等于是极大地丰富了国际原油期货平台的计价体系。而如果我们关注一下各个原油期货的交易时间,就会发展时差其实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。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,也弥补了其他原油期货在时区分工上的空白,形成24小时连续交易机制。 当然,同那些已经十分成熟、活跃的交易市场相比,中国的原油期货交易市场才刚刚起步,如何在保证自身稳定发展的同时,进一步丰富国际交易市场,我们拭目以待。
一图看懂原油: